Category Archives: 健康专栏

[0811]量体力而行

日子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度过,平平淡淡。只是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,一些平常简单的小事如今都显得别具意义,比如一家人吃顿晚饭(陪老爹喝点酒),炒个菜,洗个碗,削个水果,给孩子读个故事,陪家人看场电影,一起出去逛逛等等。

疫情前的一段时间里,对 IT 行业普遍存在的『996』现象热议颇多。而我当下也不遑多让,『894』 + 『851』 + 『951』的生活与此相去不远。仔细想想,一周内不仅过了普通的朝八晚五,还体验到了公务员的朝九晚五,以及更甚于“码农”的朝八晚九。于是在加班后,老婆专车来接,陪同而来的孩子十有八九都是睡着了,待到了楼下,抱他下车顿时觉得这小子还挺沉的。

周日下午公司“故作大方”地给我们放了半天假。吃完中饭,顾念手上工作放不下就继续加了两个小时的班到了两点半。而当天因为五一放假安排正常上班的,于是同样要上班的老婆就只送不接了。干了两个小时活儿后感觉状态不好了,于是回家。

打完卡出了园区来到公交站台,一看高德地图,公交车还要等 22 分钟才来。当时气温 28 度,暑热难耐,于是随便坐了一趟公交车来到离家 4 公里远的位置。不过 4 公里远,骑上共享单车就能搞定。

于是扫码解锁出发,遇坡推车,下坡追风,倒也着实省了些时间。在距离终点不过三百米远的长下坡奔驰中,身体一阵阵难受,甚至两眼模糊,于是靠边停车休息,仍是辛苦难耐,果断锁车走路。没走几步,身体异常难受,坐在路边歇息,一摸身上冰凉,额头冷汗淋淋,晕眩益甚,担心自己随时会昏倒在地。几分钟后,起身抄近路回去,来到超市里买了瓶脉动,喝罢晕眩感顿去,只剩下全身深深的疲累。

事后想来,虽也曾因烈日下超长骑行后洗冷水澡导致发烧打吊针,但此次身体遭遇状况是以下几个原因:一、晚上没休息好,中午也没睡午觉;二、七点到十五点八个小时间只喝了 200 毫升水,比较致命;三、三四个月的连续工作加班,身体严重缺乏锻炼,身体素质大为降低;四、中午进食不足,身体或处于低血糖状态;五、戴口罩,剧烈运动时呼吸不畅,影响较大。

数月来,早已没有虎虎生气的感觉,气血不旺之感倒是时有体会,年轻时候那种随意激烈运动一下已不能够。平时还是要多留意身体,感知身体状况,不可因工作而偏废身体,对于一些运动,还是要量体力而行。

[0728]松雅湖健步十公里

公司搞个活动:松雅湖环湖健步走。环湖一圈据说是十公里,一路走下来,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,以我步行极限时速六公里、普速五公里计算,这十公里恐怕有水分,八、九公里应该靠谱些。

活动开始正值下午一点半,气温三十有二,烈日当空,很是炎热。鉴于之前两度晒伤的教训,这次特地带了防晒霜。随后几天里发现脸晒黑不明显,两臂未有一点异状,这防晒霜果然没白擦。

除了一小部分人参加了三人组的竞赛活动,一般人参加的就是个人赛的环湖健步。有人说,这大热天的,走十公里路,傻吧!到终点时看到树荫凉亭下满是好整以暇的人,这情景似乎也表明了民意。天气毕竟炎热,公司建议也量力而行。

咱干不得这种偷奸耍滑的事情!既然要参加,那就坚持到底。毕竟,这种事情,对我来说,压根儿没多少难度。想当年跟媳妇儿谈恋爱那会儿,也一度走过不少路,绝对不少于十公里的。也曾在乡村远足时走了八公里。有了这些经验打底,对这一活动就有足够的估计了,虽说这也非轻易,就算是对身体的一次检验吧!

带上一瓶水,开始的第一公里,我还是坚持跑了跑,随后就只是走了,步速不疾不缓,稳步前进,渴了喝口水。如果有一片云朵飘过,湖面传来丝丝气流,瞬间就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。在走不到三分之一的地方,停下来上个厕所后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,如果坐下来估计就难以再站起来了。

果断继续前进,每到服务点登记一下,然后继续。在接近半程的时候,目力所及的路上已是零星数人,正遇上同事,作伴同行。终点在望时,我们预估着名次:前三十名恐怕有点悬啊,前五十名应该比较有把握。

到了终点登记,赫然发现我们竟然均在前十五名以内,着实惊讶,懒人之多超乎想象了。

活动中,有一人中暑了,被公司领导和后勤人员紧急抢救。这种天气,不能断水,也不能暴饮,整个活动下来,我喝了一千多毫升的水,只要大脑清醒,身体没有不适,走走路还是容易坚持的。

平时我就缺乏锻炼,打半小时羽毛球隔了四十八小时大腿才觉得酸痛,而这次不同,几乎没有时间间隔,脚掌也痛起来了。经此检验,感觉身体还行,没有变得太脆弱。当然,高手也是有的,约莫一个小时就跑到了,据说是专业人士,不服不行!

[0721]健康是大事儿

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”,健康自然重要。不过,恐怕也只是停留在嘴上说说,而缺乏行动。去年年后启动了节食减重计划,在发生低血糖状况后就终止了,虽然并非全然无效。既然节食有风险,还是以运动为主吧!年后三个月里,又是阴雨,又觉疲累,最终也没跑上几次。

前些天,老姐敦促我认真考虑老爹老娘的身体健康问题,我觉得压力山大。其实,就老人家的健康问题,苦口婆心地也说了不少,例如要多喝水、不要喝菜汤、要吃水果,除了喝菜汤问题算是解决之外其它的也未见进展。

2015 年写了文章《代沟——分化人群的隔阂》,两年后又写了《尊重一个人的现状》,现在看来,应该都透露着无可奈何吧。改变他人谈何容易?或许,苦口婆心、用心良苦这种方式压根儿就是错的,相信对方、淡然相待才是正确的态度。

关于健康,主要涉及两个问题,一个是日常饮食和运动,另一个是疾病应急。后者暂且不谈,先讨论前者。

不知道从何时起,就觉得自己已是什么都不懂了,大概是到了“邓宁—克鲁格心理效应”中的“绝望之谷”阶段了。老人是什么人,自己自然是没有个体经验的。在不了解的问题上指指点点恐怕也是不智的。于是,我翻了一本书: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,2016 版的。经验总有疏漏,有专门的论著为基础进行考虑就方便多了。

于是,将书中“学龄前儿童”和“老年人”两类特殊人群的膳食指南打印出来,给尊重权威的老爹老娘看看,也省得我们苦口婆心不得人心了。

Continue reading →